圍繞數字重慶“141”基層智治體系建設要求,今年3月底,中冶賽迪信息以黨建聯建為引領、攜手榮昌區古昌鎮打造的基層智治指揮中心成功上線,實現以“算力換人力、智能增效能”目標,為古昌鎮基層工作減負賦能,讓基層治理工作更高效、更智能、更有溫度。
“學校宿舍樓化糞池監測點沼氣濃度21LEL,環境溫度31℃?!睒s昌區古昌鎮基層智治指揮中心智慧大腦系統中實時顯示著轄區內幾個化糞池的情況。一旦甲烷濃度超過預警值,不僅系統會自動預警,對應地點的排氣扇也將自動啟動工作,直到濃度回到安全范圍。
曾經,古昌鎮分布在學校的化糞池是基層工作人員的一塊心病?!斑@里人員密集,又容易產生易燃氣體。縱使我們加大檢查、走訪的力度,也不能做到24小時隨時監測情況。”工作人員表示,“而現在,中冶賽迪信息建設的基層智治指揮中心智慧大腦系統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實現場景的智能化監測識別、自動上報告警事件,以‘算力換人力’,讓監測更精準、讓居民更安心”。
AI“慧眼”
化身“智慧網格員”
聚焦“141”基層智治體系,古昌鎮在6個村(社區)按標準設置網格38個,微網格64個,充分發揮網格“前哨”“探頭”作用。在古昌鎮的網格當中,普通的監控攝像頭得到了AI技術的加持,化身“智慧網格員”,覆蓋路口、河道、水庫、液化氣存儲站等關鍵場所,實時視頻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能夠自動識別吸煙、人員入侵、游泳、河道水庫漂浮物、煙火焚燒等異常情況,發揮日常巡查、事件上報的作用。
據悉,在智慧大腦系統的運轉下,網格員巡查工作強度大幅降低,告警上報更加精準,各類事件及時發現率提升80%,事件平均處置時長更是縮短75%。
上天入地智慧巡航
打造“空中網格員”
除了地面的“慧眼”,在古昌鎮的空中也有一股智慧的守護力量。應用AI模型,無人機起飛之后工作人員便不用再人工操作。這些“空中網格員”不僅能按設定的路線巡航,將畫面實時傳回指揮中心,還能自動識別森林煙火、河道水庫飄浮物等異常情況,自動異常上報。
“隨著氣溫升高,無人機的森林煙火監測派上了大用場?!惫ぷ魅藛T說,“不僅大大節約了人為巡察的工作強度,而且幫助我們做到森林火災早發現、早處置,極大程度降低森林火災發生幾率?!?/p>
關懷獨居老人
基層智治更有“人情味”
“婆婆,最近身體怎么樣?”對一老一小的關心關懷一直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說起網格內的獨居老人,網格員如數家珍。這些老人是他們每天走訪的對象?!袄夏耆巳菀淄话l各類疾病,獨居老人的安全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最擔心的就是發生意外無人知曉。現在基層智治指揮中心通過紅外看護儀、健康手環等設備數據的接入,能夠實時了解老人是否有異常情況發生,及時進行響應、幫助,我們現在放心多了?!本W格工作人員高興地說。
“141”基層智治體系建設,是數字重慶建設“1361”整體架構中的基礎底座。在古昌鎮的實踐中,AI等智能化技術正在為基層治理注入新的能量。追溯故事的開始,中冶賽迪信息與古昌鎮的攜手來源于雙方黨委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的聯合黨建活動。“為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提供數字化支撐,體現央企推動鄉村振興的企業擔當”,在雙方舉辦的聯合主題黨日上,中冶賽迪信息相關負責人如是說道。
如今,中冶賽迪信息黨委與古昌鎮黨委圍繞主題教育,創新性搭建了黨建引領下的黨政工團全方位實踐活動協同機制,堅持人民至上,積極開展數智賦能基層智治、農產品出村、老幼關愛等多個領域實踐活動,書寫出了央地協同開展基層創新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