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冶賽迪信息EP建設的天津北辰區智慧管廊項目進入子系統調試階段,該管廊建成后將成為天津市首個正式運行的智慧綜合管廊。
天津北辰綜合管廊西起京津唐高速公路東側,東至津圍公路,全長4.72公里,包含電力艙、綜合艙、熱力艙3個艙,容納電力、給水、中水、通信、熱力等十余種城市管線,是天津北辰區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為了更好地實現管廊的智慧運營,管廊內配備了兩臺智能巡檢機器人,負責電力艙的日常巡護,并自動采集管廊內的圖像、異響、設備溫度等信息。這些信息會統一回傳到智慧管廊統一管理平臺,借助定位系統,巡檢機器人還可通過掃描空間布局來判斷自己的實時位置。

在寬敞明亮的智慧管廊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智慧管廊統一管理平臺自動獲取機器人和其他傳感設備采集到的信息,并將核心數據實時呈現在管控大屏上,包括相關設備和管線的名稱、編號及運行狀態等。一旦異常情況發生,系統會立即報警并顯示原因,以便工作人員及時處理。

3月16日,中新網等媒體對本項目及巡檢機器人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報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天津智慧管廊項目建成后,不但能幫助管理人員實現對城市地下市政公用管線的公用設施更精準、精細、精確的有效管理,為北辰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大交通體系、促進區域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還能在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促進文化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